一、工作目标
1、在院党委领导下,大力普及卫生知识,切实保护校园环境,提高师生员工的卫生意识和健康水平。
2、建立信息报告制度,做到早发现、早报告、早隔离、早治疗。
3、建立健全应急机制,采取有效措施,确保卫生事件不传播、不蔓延。
二、工作原则
1、预防为主,防治结合,常抓不懈。
在全院范围内做好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宣传工作,制定预防措施,提高预防工作管理水平,针对突发事件和疫情,采取有效措施,断绝传播途径,使疫情得到有效控制。
2、快速反映,运转高效。
学院确保充足的人力、物力、财力储备,增强突发事件的应急能力,一但发现及时、快速处置。
3、依法管理,统一领导。
对传染病突发疫情要依法管理,对违法行为,依法追究责任。院系部及院属各学校要建立领导组,负责组织、指挥、协调与落实本单位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应急管理工作。
三、组织管理
学院成立以院长负总责的领导组,负责全院突发事件应急处理预案的管理落实工作,主要职责如下:
1、根剧中华人民共和国《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处理条例》制定本单位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应急处理预案。
2、建立健全责任管理制度,并认真检查落实。
3、搞好卫生知识宣传教育,普及卫常识,提高师生员工的科学防病能力。
4、建立学生缺课登记制度和传染病流行期间的险疫及时掌握师生的身体状况,发现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早期表现的师生及时督促其到医院就诊,做到早发现、早预防、早报告、早治疗。
5、加强校园环境卫生管理和后勤基础设施建设,改善卫生条件,确保食堂、宿舍和公共场所的清洁卫生。
6、做好供水安全监测,确保学生喝上安全饮用水。
7、及时向上级疾病中心和教育行政部门汇报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发生情况,并配合卫生部门做好对病人和密切接触者的隔离消毒,食物留存等工作.。
四、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预防
(一)高度重视,加强领导和管理
1、将卫生防疫与食品卫生安全的职责落实情况纳入学院的综合评估体系,定期开展督导检查,发现问题及时提出整改措施。
2、对食堂卫生,教学环境和生活环境经常进行自查,尽早发现问题,及时消除隐患.
(二)增加学院卫生投入,切实改善卫生基础设施和卫生条件。
(三)采取有效措施,强化卫生工作管理。
1、学院食堂及卫生室须有《经营许可证》和《卫生许可证》方可经营,食品从业人员和经营人员需经专业培训,并佩带《健康证》方可上岗,要切实注意个人卫生,对患有“五病”(活动性肺结核、菌痢、化脓性皮肤病、伤寒、肝炎)的人员做100%的隔离。
定点采购,按规验收,不售变质食品和“三无”产品(既无厂名、无生产日期、无厂址)。生熟分开,餐饮具严格消毒、保洁。
3、食品储存和操作间要有完善的安全措施,并落实专人、专销、专保管责任制,要有安全防范措施,,预防投毒事件的发生。
4、加强饮水用水管理,防止水污染造成疾病传播。
5、加强厕所管理,防止污染环境。
6、搞好食堂、教室、宿舍的环境卫生。
7、做好计划免疫和宣传工作,做好疫苗接种。
8、依法加强试验危险化学品等有害物质的管理,防止因管理失误引起突发事件。
(四)加强健康教育,提高师生防疫抗病能力
1、按教育部要求,落实好健康教育课,普及公共卫生知识,引导学生树立良好的卫生意识,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和生活方式。
2、结合季节性、突发性传染病的预防,通过黑板报、宣传栏、广播电视以及校园网等宣传途径,大力宣传,普及防治突发事件的相关知识,提高师生的公共卫生意识和防治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能力。
3、进行食品卫生知识和预防食物中毒的专题教育,增强学生识别腐烂变质食品、“三无食品”,劣质食品的能力,教育学生不买街头无照、无证商贩出售的食品。
4、督促师生加强体育锻炼,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提倡合理营养,不断增强体质,提高健康水平.
五、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报告
学院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内容包括:重大传染病疫情、中毒事件(食物中毒及急性化学物品中毒)污染事故、免疫接种事故及严重异常反应,以及其他重大疑难及不明原因的健康危害事件。
(一) 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监测
1、 建立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监测系统。
2、 重视信息收集。
(二) 突发事件报告
1、 建立自下而上的突发公共卫生事件逐级报告制度;
2、 严格执行学院制定的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报告程序。在传染病暴发的流行期间,对疫情实行日报告制度和零报告制度。严格按程序逐级报告,确保信息畅通,出现集体性食物中毒、甲类传染病病倒、乙类传染病暴发,及其他公共卫生事件时,应立即向学院突发公共卫生事件领导小组报告,并以最快的通讯方式在2小时内向学院突发公共卫生事件领导小组报告,同时向上级行政管理部门报告。
3、 任何单位和个人都不得隐瞒、缓报、谎报或者授意他人隐瞒、缓报、谎报公共卫生突发事件.
六、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反应
(一)传染病
1、一般突发事件
(1)启动零报告制度,实行24小时值班,加强信息通报。
(2)落实预防措施,进入应急状态准备。
(3)传染病浒时加强发热病人追踪管理;呼吸道传染病流行期间,教室、图书馆、食堂等公共场所做到通风换气并采取必要的消毒措施;肠道传染病流行期间,对厕所、粪便、食堂及饮水加强消毒,并加强除“四害“工作。
(4)严格校门出入制度。
2、重大事件
(1)开展针对性健康教育,提高自我保护意识和自我防护能力;
(2)定时测量体温,发现异常及时上报;
(3)对重大传染病的密切接触者,配合卫生部门做好隔离、医学观察和消毒工作;
(4)加大校门出入管理力度,控制校外人员进入校园.
3、特大公共卫生突发事件
(1)实行封闭式校园管理,住校学生不得离开校园,同时严格控制外来人员;
(2)全面掌握和控制人员流动情况,教职工外出必须请假,外出学生或去疫区的人员返校后,必须进行医学观察,对缺勤者要逐一登记,及时查明缺勤原因,发现异常者,劝其及时就医或在家进行医学观察;
(3)避免人群聚集和流动,如:大型活动、会议等。
(4)对教室、实验室、厕所、食堂、图书室等场地使用期间进行每日消毒,通风、换气。
4、校内疫情
学院及院属单位若出现重大传染病疫情,应在卫生防疫部门的指导下开展工作并采取相应措施。
(1)停课
(2)放假
(3)正确引导,消除恐惧心理和紧张情绪,做好师生员工的思想稳定工作。
(二食物中毒
学院及院属单位一旦出现食物中毒或可疑食物中毒时,院突发公共卫生事件领导组应做好以下工作:
1、 在第一时间报告卫生部门和教育行政主管部门;
2、 立即将发病人员送往医院救治;
3、 保留造成食物中毒或者导致食物中毒的食品及其原料、工具、设备和现场,待确认后交予卫生部门处理;
4、 配合卫生部门分析引起中毒原因,总结经验教训,提出整改意见,杜绝类似问题再次发生;
5、 妥善处理好善后事宜,维护正常教学秩序。
(三)预防接种严重反应事故,群体不明原因疾病等突发公共卫生事件
1、 迅速报告卫生防疫部门和主管部门,协调卫生部门查明事故原因;
2、 及时将病人送医院救治;
3、 采取有效措施,控制事态发展。
七、保障措施
(一)组织机构
建立突发公共卫生事件领导组,按卫生部颁发的〈学校卫生工作管理条例〉要求具体负责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日常预防与控制工作。
(二)人力资源保障
学院应配备预防和控制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教职员工,具体处理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日常工作,一旦在学院及附属学校出现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学院突发公共卫生事件领导组有权采取措施和集中人力及时采取应对应急措施。
(三)财力和物力保障
1、提取和掌握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准备金;
2、做好预防和控制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充足的物资储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