制度汇编

制度汇编
位置: 首页 > 制度汇编 > 正文

军事理论基础知识

时间:2013-09-11   点击数:  来源:永城职业学院

 

军事理论基础知识

第一章   军事科学概论

第一节    军事科学的定义及其研究对象

1. 军事科学:亦称军事学,是研究战争的本质和规律,并用于指导战争的准备与实施的科学。

2. 军事科学的研究对象:军事科学源于战争,并以战争为研究对象。

第二节    军事科学的任务和性质

3. 军事学的任务:是从客观实际出发,透过极其复杂的战争的现象,探索和把握战争的性质和规律,从而预测战争的发生、发展及其特点,提出准备与实施战争的原则和方法。

4. 军事科学的性质:(1)军事科学是一门具有特定范畴的综合性科学;(2)军事科学属于社会科学,具有鲜明的阶级性和民族性。

第三节    军事科学体系

5. 军事科学体系分为军事理论科学和军事技术科学两大部类,它们之间的关系是:军事理论是先导,对军事技术的发展和运用起着指导作用;军事技术是基础,对军事理论的变革和发展产生巨大的影响。

第四节    军事科学的地位和功能

6. 军事科学的地位和作用:军事科学对战争和军事活动实践具有重要的先导地位和作用。

7. 军事学的主要功能:(1)为国家的军事战略提出建议和咨询;(2)为国家规划武装力量建设提供理论依据;(3)为国家发展武器技术装备进行科学论证;(4)为国家准备战争和实施战争提供理论依据。

第五节    大学生学习军事学的意义和方法

8. 大学生学习军事学的意义:(1)大学生参加军事训练,学习军事学是法定的公民义务,责无旁贷;(2)大学生参加军事训练,学习军事学有利于提高全民国防意识,振奋民族精神;   (3)大学生参加军事训练,学习军事科学有利于加强国防后备力量建设;(4)大学生参加军事训练,学习军事学有利于培养德、智、体全面发展的“四有”新人。

9. 大学生学习军事学的方法:(1)拓展思维领域,综合运用各种科学的思维方法;(2)研究战例,借鉴历史;(3)善于“合成”,融会贯通。

第二章    军事思想概述

第一节  军事思想的基本概念

10. 军事思想是关于战争、军队和国防的基本问题的理性认识。

11. 军事思想的内容:(1)军事哲学问题,主要内容有战争观、军事问题的认识论和方法论;(2)军事实践基本指导原则问题,主要内容有战争的基本方针和原则、军队建设的基本方针和原则、国防建设的基本方针和原则等。

12. 军事思想的特性:(1)具有鲜明的阶级性;(2)具有强烈的时代性;(3)具有明显的继承性。

第二节   军事思想的产生与发展

13. 中国古代军事思想主要代表作:有《孙子兵法》;(2)《吴子》;(3)《司马法》;(4)《黄石公三略》;(5)《六韬》;(6)《尉缭子》;(7)《李卫公问对》等。

14. 克劳塞维茨《战争论》主要观点:(1)提出了“战争无非是政治通过另一种手段的继续”的著名论断;(2)比较系统地探讨了战争的目的,论证了消灭敌人和保存自己的关系;   3)阐述了民众战争的作用及使用原则;(4)认为指导战争必须考虑精神的和物质的要素,物质要素是“刀柄”,统帅的才能、军队的武德和民族精神等精神要素才是“刀刃”,打败敌人就是要剥夺对方的抵抗意志;(5)强调集中兵力是首要的战略原则,兵力优势是战争中普遍的制胜因素,防御是较强的作战形式,并最早提出了积极防御的作战思想;(6)论证了战争是充满暴烈性、偶然性、盖然性以及作为政治工具的从属性的领域等理论观点。

第三节    军事思想的作用及其发展规律

15. 军事思想的地位和作用:(1)为认识军事问题提供基本观点;(2)为进行军事预测提供思想方法;(3)为从事各项军事实践活动提供全局性指导。

16. 军事思想发展的基本规律:(1)以新的生产力和新的社会关系为前提;(2)依赖于军事实践,特别是战争实践;(3)在激烈尖锐的对抗中发展;(4)在继承和借鉴优秀成果中发展;(5)在与哲学思想的相互促进中发展。

第三章    毛泽东军事思想

第一节   毛泽东军事思想概述

17. 毛泽东军事思想是中国共产党集体智慧的结晶,是党领导中国革命战争、军队建设、国防建设和反侵略战争的指导思想。

第二节  战争观与方法论

18. 毛泽东战争观与方法论主要内容:战争观:战争是阶级斗争的最高形式;战争是流血的政治;战争是经济的竞赛;用正义战争消灭非正义战争。战争方法论:研究和指导战争要把握战争运动的客观规律;要着眼其特点、着眼其发展;要关照全局、掌握关节;要使主观指导符合客观实际等。

第三节  人民军队思想

19. 毛泽东人民军队思想主要内容:坚持党对军队的绝对领导;坚持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执行打仗、生产、做群众工作的三大任务;实行政治、经济、军事三大民主;遵守三大纪律八项注意,实行官兵一致、军民一致和瓦解敌军的政治工作三大原则;强调政治工作是我军的生命线;加强革命化、现代化、正规化建设等。

第四节  人民战争思想

20. 毛泽东人民战争思想主要内容:战争的目的是为了反抗阶级压迫和民族压迫;战争伟力之最深厚的根源存在于民众之中;兵民是胜利之本;人是战争胜负的决定因素;坚持党对战争的全面领导是人民战争的根本保证:人民军队是实行人民战争的骨干力量;广泛深入地动员群众是进行人民战争的基本条件;巩固的革命根据地是进行人民战争的战略基地;“三结合一配合”是进行人民战争有效的组织、斗争形式等。

第五节  战略战术思想

21. 毛泽东人民战争战略战术思想主要内容:保存自己、消灭敌人的战争目的;积极防御的战略指导思想;歼灭战的作战方针;运动战、阵地战、游击战的作战形式;集中优势兵力,各个歼灭敌人的作战法则;审时度势、灵活机动的指挥艺术。

第四章    邓小平新时期军队建设思想

第一节  邓小平新时期军队建设思想的科学含义

22. 邓小平新时期军队建设思想的科学含义:邓小平新时期军队建设思想是邓小平在中国社会主义建设新时期,为指导中国军队建设和国防建设而提出的系统理论。是马克思主义军事理论、毛泽东军事思想在新的历史条件下的继承和发展,是邓小平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重要组成部分。是新时期我军建设和军事斗争的根本依据和指导思想。

第二节  邓小平新时期军队建设思想的形成和发展

23. 邓小平新时期军队建设思想全面成熟阶段(19781985)的思想精髓: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一切从实际出发,继承和发展毛泽东军事思想,创造性地研究和解决新时期军队建设亟待解决的问题。

第三节  邓小平新时期军队建设思想的基本内容

24. 邓小平新时期军队建设思想的基本内容:当代战争与和平理论、新时期国防建设理论、新时期军队建设理论、新时期军事战略理论。

25. 邓小平战争与和平理论:(1)判明和平与发展是当代世界的主题,丰富了分析国际形势的科学方法;(2)指出战争的可避免性和危险性同时存在,揭示了战争运动规律;(3)指出了霸权主义是现代战争的根源,发展了马克思主义关于战争根源的理论;(4)提出用和平方式解决国际争端的新思路,发展了马克思主义关于战争消亡的理论。

26. 邓小平新时期国防建设理论:(1)国防和军队建设的指导思想实行战略性转变;(2)正确处理国防建设和国家经济建设的关系;(3)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现代化国防。

27. 邓小平新时期军队建设理论:(1)建设一支强大的现代化、正规化的革命军队;(2)新时期军队建设要以现代化为中心;(3)注重质量建军,走精兵之路;(4)加强和改进军队政治工作,保证军队在政治上永远合格;(5)适应新情况,把整个后勤管好。

第四节  邓小平新时期军队建设思想的历史地位和现实意义

28. 邓小平新时期军队建设思想的历史地位和现实意义:(1)是毛泽东军事思想的继承和发展,是最富有时代精神的马克思主义军事理论;(2)是邓小平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3)是新时期军事斗争和军队建设的科学指南。

第五章  江泽民国防和军队建设思想

第一节  江泽民国防和军队建设思想的基本含义和形成背景

29. 江泽民国防和军队建设思想是关于中国国防和军队建设等问题的系统理性认识,是对毛泽东军事思想和邓小平新时期军队建设思想的继承和发展,是指导新时期中国国防和军队建设的根本依据。

第二节  江泽民国防和军队建设思想的基本内容

30. 江泽民的军事战略思想:一是正确认识战争与和平问题,抓紧做好军事斗争准备;二是用新时期军事战略方针统揽军队各项建设和一切工作;三是立足于打赢现代技术特别是高技术条件下的局部战争。

31. 江泽民的军队建没思想:(1)保持人民军队的性质本色和作风;(2)坚持依法治军从严治军,全面加强军队建设;(3)按照“政治合格、军事过硬、作风优良、纪律严明、保障有力”的总要求,全面加强军队革命化现代化正规化建设。

32. 江泽民的国防建设思想:(1)注重增强综合国力,不断提高国家战略能力;(2)要国防建设与经济建设相互促进、协调发展;(3)大力加强国防后备力量建设,建立和完善国防科技建设体制;(4)大力加强全民国防教育,增强全民国防观念。

第三节  江泽民国防和军队建设思想的科学价值

33、江泽民国防和军队建设思想的科学价值:(1)江泽民国防和军队建设思想把我国的          军事指导理论推进到了一个新的历史发展阶段;(2)江泽民国防和军队建设思想,极大地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军事理论宝库;(3)江泽民国防和军队建设思想,是我们在新世纪继续开拓前进的行动纲领和理论指南。

第七章  军事高技术概述

第一节  军事高技术的基本概念

33. 军事高技术,就是应用于军事领域的高技术。具体地说,它是建立在现代科学技术成就的基础上,处于当代科学技术前沿,对武器装备起巨大推动作用的那部分高技术的总称。

34. 军事高技术的构成:(1)军用微电子技术;(2)军用电子计算机和人工智能技术;(3)军用信息技术;(4)军用光电技术;(5)军用核技术;(6)军用航天技术;(7)军用海洋开发技术;(8)军用生物技术;(9)军用新材料技术;(10)军用定向能技术。

第二节  高技术对未来战争的影响

35. 高技术对武器装备的影响:(1)提高了武器的杀伤性能;(2)提高了武器系统的综合作战能力和自动化水平;(3)提高了武器装备的生存能力;(4)提高了武器装备的全天时、全天候的作战能力;(5)提高了武器装备的可靠性和可维修性;(6)促进了新型武器系统的诞生。

第三节  打赢高技术战争的对策

36. 正确认识高技术武器装备:(1)要正确认识高技术武器装备的优点长处和局限;(2)要正确认识人是决定作战胜负的重要因素。

 

第九章  精确制导武器

第一节 精确制导武器的作战特点

37. 精确制导武器的作战特点:(1)直接命中概率高;(2)具有自主制导能力;(3)作战效能好。

第二节 精确制导武器的制导技术

38. 制导技术种类:(1)自主式制导;(2)寻的制导;(3)遥控制导;(4)复合制导。

第三节精确制导武器的主要种类

39. 精确制导武器的主要种类:(1)导弹;(2)制导炸弹;(3)制导炮弹;(4)制导地雷;(5)制导鱼雷。

第四节精确制导武器的发展趋势

40. 精确制导武器的发展趋势:(1)进一步提高命中精度;(2)提高抗干扰能力和突防能力;(3)增加精确制导武器的射程;(4)实现人工智能化;(5)使精确制导武器系列化、通用化。

第十章 军事航天技术

第一节航天技术概述

41. 军事航天技术:为军事目的进入太空和开发利用太空的一门综合性工程技术。

第二节航天器的军事应用

42. 军事卫星按用途可分为:侦察卫星、海洋监视卫星、军用通信卫星、导航卫星、气象卫星和测地卫星等。

第三节军事航天技术对现代战争的影响

43. 军事航天技术对现代战争的影响:(1)极大地增强了军事侦察能力和军事指挥控制能力;(2)有效地提高了武器装备的作战效能;(3)对建立以信息技术为基础的数字化部队和数字化战场发挥关键作用;(4)促进战场进一步向空间延伸。

第十三章   战略环境概述

第一节  战略

44. 战略:是筹划和指导战争全局的方略。

45. 战略的构成要素:就是构成战略的基本成分。包含:(1)战略目的;(2)战略方针;(3)战略力量;(4)战略措施。

46. 战略的基本特性:(1)全局性。要照顾各个方面和各个阶段特点。(2)对抗性。军事斗争,是一种有组织,有计划的暴力行为。(3)谋略性。战略是基于客观情况而提出的克敌制胜的斗争策略。(4)预见性。科学预测未来战争可能爆发的时机、样式、方向、规模、进程和结局,揭示未来战争的特点和规律。

第二节  战略环境

47. 战略环境:是指影响国家安全或战争全局的客观情况和条件。主要包括国际和国内的政治、经济、军事、外交、科技、地理等方面综合形成的客观情况和条件,以及由此而形成的战略态势,特别是战争与和平的总态势。

第三节 战略环境和战略

48. 战略环境与战略的辨证关系:(1)战略环境与战略,是客观实际与主观指导的关系;(2)正确认识和分析战略环境,是正确制定战略的先决条件;(3)战略对战略环境的发展变化也具有重大的能动作用。

第十四章  国际战略格局

第一节 国际战略格局概述

49. 国际战略格局的基本特征:(1)国际战略格局总是同一定的历史阶段相联系,与时代的发展密切相关;(2)国际战略格局总是同世界经济格局相适应,并以经济格局为基础;  3)国际战略格局总是同一定形式的国际秩序相互关联、相互作用;(4)国际战略格局的不同层次之间总是既相对独立,又相互影响。

第二节  国际战略格局演变的动因与规律特点

50. 国际战略格局演变规律特点:(1)从根本上说,是决定这种格局的国际战略力量及其相互关系的重大改变;(2)是内外部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3)其过程反映了国际战略力量之间的矛盾和斗争的发展过程。

第三节 冷战结束后国际战略形式的特点

51. 冷战结束后国际战略形式的特点:(1)美国成为世界唯一的超级大国,但另一方面,世界多极化的趋势正在发展;(2)冷战时期的安全结构已经解体,以美国为首的西方国家正在加紧协调,试图形成一个以它们为主的安全结构;(3)经济因素在国际事物中的作用在上升,但军事手段作为解决国际争端的重要手段仍然为各国所重视;(4)随着世界大战危险的进一步下降,地区武装冲突和局部战争对国际安全与稳定的影响相应突出。(5)发达国家向世界一些重要地区大量倾销先进的常规武器装备,有可能对这些地区的和平与稳定产生不利的影响。

第四节 未来国际战略格局的发展趋势

52. 未来国际战略格局的发展趋势:(1)“多极化”将是未来国际战略格局发展的必然趋势;(2)未来国际战略格局中各方关系将日趋复杂化;(3)中国在“多极格局”中的地位与作用将愈显突出。

第十五章  中国周边安全环境

第一节 中国地缘环境的基本情况

53. 我国领土总面积为1260万平方公里(陆地960万平方公里+海洋300万平方公里)。

第二节 判断安全环境面临威胁的理论分析

54. 威胁的类型:就时间方面讲,有现实的威胁与潜在的威胁之分;就强度方面讲,有全面威胁与局部威胁之分;就重点方面讲,有主要威胁与次要威胁之分;就武器方面讲,有核武器威胁与常规武器威胁之分;就手段方面讲,有军事威胁与综合威胁之分。

55. 现实威胁与潜在威胁:现实威胁,是现实国际关系中业已存在的威胁。潜在威胁,是在现实中还没构成,而未来有可能构成的威胁。

56. 主要威胁与次要威胁:主要威胁,是若干现实威胁中的重点威胁,当一个国家同时面临多个国家的不同威胁时,就要分析哪一个国家的威胁是主要的威胁,从而将国防的重点针对主要威胁。但当全面威胁从现实中清除时,这种主要威胁也随之消失,而另一种主要威胁将取而代之。次要威胁,是若干现实威胁中的非重点威胁。局部威胁与全面威胁对比,通常是属于次要威胁,但次要威胁有时也可能会上升为主要威胁。

第三节 中国周边安全存在的主要问题

57. 中国周边安全存在的主要问题:(1)祖国统一面临严峻形势;(2)海洋权力存在复杂纠纷; (3)边界争端尚未全部解决;(4)影响边疆地区安全的其他不稳定因素。

第十六章 信息化战争

第一节  信息化战争概述

第二节高技术局部战争的主要特征

58. 高技术局部战争的主要特征:(1)武器装备的高度信息化是信息化战争武器系统的主要特征;(2)信息主导的能量释放为信息化战争能量释放的主要形态。(3)战场空间扩展到六维空间。(4)以信息为中心的战场认知系统、战场通信系统和指挥控制系统成为作战双方打击的主要目标;(5)制信息权成为信息化战争战场争夺的核心和基础。

59. 第三节 信息化战争发展的趋势

60. 战争内涵扩大化、战场空间透明化、作战行动实时化、打击目标精确化、力量运用高效化、作战手段智能化。

第十七章  国防概述

第一节 国防基本要素

61. 国防:是指国家为了防备和抵御外来侵略与颠覆,捍卫国家主权统一、领土完整和安全所进行的军事以及与军事有关的政治、经济、科技、文化教育、外交等方面活动。

62. 国防的目的:主要是捍卫国家的主权、统一、领土完整和安全。

第二节我国历史上的国防

63. 国防历史的启示:(1)经济发展是国防强大的基础;(2)政治昌明是国防巩固的根本;(3)国家统一和民族团结是国防强大的关键。

第三节现代国防的基本特征

64. 现代国防的基本特征:(1)现代国防概念的内涵更加丰富;(2)现代国防是多种手段、多种斗争形式的角逐;(3)现代国防是综合国力的较量;(4)现代国防与国家经济建设关系更密切。

第四节国防建设的基本内容和指导原则

国防建设的要求

    1)顾全大局:经济建设是国家建设的基础,国防建设必须服从经济建设,受经济建设的制约,同时国防建设对经济建设又具有保障作用和促进作用。

    2)科技领先:当前武器装备的研制,应以21世纪我们仍然处于“劣势装备“这一总的形势出发,在国防科技上应加强以微电子技术等的研制。

    3)军民结合:当前的任务是从资源、生产、流通各个环节上打通国防经济与国民经济的通道,在财力、人力、物力、科技四大资源上统筹安排。

    4)稳步发展。

第十八章  武装力量建设

第一节 我国武装力量的体制

65. 武装力量建设:武装力量建设,是指为建立和加强国家武装力量所采取的一系列举措。它以军队建设为主体,是国防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目的是提高武装力量的作战能力,为国家的根本利益服务。

66. 我国实行的武装力量体制:武装力量的体制,是构成武装力量战斗力的一个重要因素。体制是否科学,将决定着武装力量能否胜任其肩负的使命。《中华人民共和国国防法》和《中华人民共和国兵役法》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武装力量,由中国人民解放军现役部队和预备役部队;中国人民武装警察部队;民兵组成。

第二节 我国武装力量建设的目标

67. 我国武装力量建设的目标:(1)革命化;(2)现代化;(3)正规化。

第三节 我国武装力量建设与发展的指导原则

68. 我国武装力量建设与发展的指导原则:(1)质量建军原则;(2)科技强军原则;(3)勤俭建军原则;(4)依法治军原则;(5)深化改革原则;(6)科学决策原则。

第四节 我国武装力量建设的主要内容

69. 常备军建设的原则:(1)结构科学合理,提高整体功能;(2)以常规力量为主,适当发展核力量;(3)发展武器系统,提高合成程度;(4)保持适当数量,着眼提高质量。

70. 国防科技与武器装备建设的原则:(1)缩短战线,突出重点;(2)新旧搭配,多层次配备现役装备;(3)多科研、少装备; (4)自力更生与积极引进相结合。

71. 国防科技与武器装备在国防建设中的地位作用:(1)国防科技与武器装备现代化是国防现代化的主要标志;(2)国防科技与武器装备的建设对战争的胜负有着巨大作用;(3)国防科技和武器装备的发展对于军事领域的各个方面有着深刻的影响。

第十九章  国防动员

第一节  国防动员的意义

72. 国防动员:亦称战争动员,是国家或政治集团由平时状态转入战时状态,统一调动人力、物力、财力为战争服务所采取的措施。

第二节  国防动员的分类和内容

73. 国防动员内容:(1)政治动员;(2) 武装力量动员;(3) 国民经济动员;(4) 科学技术动员;(5) 人民防空动员。

第三节  国防动员的要求和原则

74. 国防动员要求:(1)动员速度要快;(2)动员数量要多;(3)动员质量要高;(4)动员的范围要广;(5)动员要力求隐蔽安全。

第二十章 国防法制

第一节 国防立法

75. 国防立法的原则:(1)以宪法为依据的原则;(2)维护国防利益的原则;(3)国防法律从严的原则;(4)民主的原则;(5)协调统一的原则。

第二节 国防法律制度

76. 国防教育方面的法律制度:是调整国防教育活动中的各种社会关系的法律规范的总和。是国家对全民进行国防教育,增进其国防观念,提高其国防素质的法律依据。它既包括国家权力机关制定的国防教育法律,也包括地方权力机关制定的地方性法规和规章。

第三节 国防法律的实施

77. 国防法律的实施包括:行政执法、司法和国防法律的遵守。

 

 

通讯地址:永城市东城区学府路002号   邮编:476600

手机版